![]() |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傳統業(yè)務安全上云的關鍵及成本問題
將傳統IT業(yè)務遷移到云服務器等云端服務中,是許多企業(yè)做出的前瞻性的選擇。由于具備成本效益、業(yè)務敏捷性和可靠性等驅動因素,更多企業(yè)正在準備將業(yè)務遷移入云,或處于早期規(guī)劃和分析階段。然而,從物理基礎設施到云托管平臺的跳轉,業(yè)務云端遷移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諸如監(jiān)管、數據安全管理、計費和成本管理等挑戰(zhàn),尤其遷移過程中數據安全問題。
本文從遷移的準備工作、安全遷移、遷移成本以及成功遷移的關鍵點四方面重點介紹,怎樣將業(yè)務安全地遷移到云服務器或其他云環(huán)境中。一、傳統業(yè)務遷移到云服務器的準備工作
1、網絡安全監(jiān)管要求
雖然根據國家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公司會對用戶資料、隱私數據進行加密保護防止泄露,使用云服務器依然適用于這些網絡安全監(jiān)管標準。但云服務器的使用和傳統業(yè)務托管管理也有所不同,包括身份和訪問管理、審計記錄和異常檢測以及事件響應和責任劃分等,都需要做好自身管理員帳戶安全保密。
2、數據安全管理策略
數據安全管理是對網絡安全監(jiān)管要求的重要補充。與本地業(yè)務部署一樣,需要確保對云服務器中所有數據的具有明確的訪問、管理和控制權限,并對其他子賬戶的操作權限進行限定,以避免被未授權的第三方訪問和移動數據。此外,對敏感數據的加密保護也很有必要。
3、云基礎平臺和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將傳統業(yè)務遷移到云端,最大的變化在于IT基礎架構從硬件為核心的基礎設施轉變?yōu)橐蕴摂M資源池為核心的云端基礎架構。對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的規(guī)劃需要在遷移之前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云服務器中沒有真正的限制,所有資源都是彈性的。建議使用連續(xù)的可隨需而變的監(jiān)控解決方案,這樣就不會有任何可能暴露關鍵數據或超出預期的配置自動化升級。理想情況下,在每次新的更新過程中都應執(zhí)行應用程序安全測試,以提供基礎架構安全性以外的持續(xù)安全保證。
二、傳統業(yè)務怎樣安全地遷移到云服務器?
IT部門完全解決以上風險因素后,即可著手規(guī)劃最佳的云遷移方式,以滿足公司的業(yè)務目標和要求。以下是最廣泛的遷移辦法:
1、按照物理服務器配置搭配云服務器實例:參照目前使用的物理服務器資源量,將業(yè)務平滑遷移到類似資源大小的云服務器中。由于物理服務器通常會有資源的過度浪費情況以滿足高峰負載。因此按此配置搭配云服務器,很容易導致成本的增加。
2、重新構建應用程序: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云服務器的功能,例如自動擴展、快照備份等,重新構建應用程序,可以使其性能更高,并實現成本控制;此外,云遷移的時候可能是重新評估技術選擇的最佳時機,藉此將某些解決方案轉為開源或全面云化。
3、拋棄原有應用程序,選擇云端SaaS解決方案:這是放棄目前使用的本地化應用程序,轉向啟用SaaS解決方案。例如,將人力資本管理程序遷移到諸如Workday HCM之類的產品中,該應用程序通常是與關系數據庫綁定在不同的代碼庫。這將使服務和基礎架構的運營負擔降低到SaaS提供商,并允許業(yè)務邏輯更加現代化。
三、遷移到云端的四種成本
CIO有必要全面了解企業(yè)當前運營的規(guī)模,首先要做的是基礎設施審核。當企業(yè)將服務器遷移到云中時,雖然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成本肯定是最優(yōu)先的。
1、審核IT基礎設施成本:CIO有必要全面了解企業(yè)當前運營的規(guī)模,首先要做的是基礎設施審核。通過審核可以知道企業(yè)目前運行IT支付的費用,以及企業(yè)在新的云環(huán)境下會是什么情況。 這一基礎工作將幫助CIO搞清楚要使用的云資源的成本。
CIO應該采取整體性的方法,考慮長期使用和維護內部IT投入的總成本,而不僅僅是為基礎設施支付的總成本。這個成本將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硬件和軟件,企業(yè)為物理服務器、軟件許可、維護合同、保修、耗材、材料、備件等等。當企業(yè)處于數據收集模式時,還應該了解服務器和其他技術占用的網絡帶寬、存儲和數據庫容量。此外,掌握基礎設施的詳細信息也很重要,例如服務器的數量、數據庫類型和存儲容量等。雖然間接成本很難計算,但它與直接成本同樣重要。最大的間接成本是:如果企業(yè)IT基礎設施出現故障,員工和客戶所損失的生產力??梢酝ㄟ^查看日志文件,以確定服務器停機的頻率和時長,并將該時間乘以每小時的平均費率計算得出。如果能估算出由于停機造成的收入損失,那么也應將其包括在內。每家公司的間接成本情況會有所不同。間接成本難以估算,但是它非常重要,因為它占據了整個IT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2、估算云計算基礎設施成本:在確定了當前的基礎設施成本后,現在需要計算潛在的云基礎設施成本了。經過審核后,CIO應該充分了解了要遷移到云上的應用程序,及其運行所需的網絡、存儲和數據庫容量。
雖然云計算的定價過于復雜,但云基礎設施提供商現在已經簡化了定價結構,以便潛在客戶更容易理解它們。無論您是否選好了云提供商,有許多云成本計算器可以讓企業(yè)了解云基礎設施的成本。高級計算器會詢問有關服務器和存儲的詳細信息,并在TCO計算中考慮網絡和IT人工成本。提交信息后,計算器將生成一份報告,得出按成本分類的三年TCO比較結果。然后,企業(yè)可以下載完整的報告,報告里提供了詳細的成本細目,成本模型中使用的假設和方法以及常見問題。除了TCO計算器之外,很多云服務商還會提供每月成本計算器,使管理者能夠非常詳細地了解每月的賬單。為了有效地使用這一計算器,CIO應該深入了解企業(yè)可能需要的云計算組件,需要存儲的數據量,以及云環(huán)境中許多潛在的其他方面。
3、估算云遷移執(zhí)行成本:即將IT遷移到云中所涉及的執(zhí)行成本。企業(yè)當前的IT基礎設施規(guī)模,以及計劃把多少資源遷移到云端將決定遷移過程的成本。計算云遷移執(zhí)行成本時要考慮的因素:1)將數據遷移到云端;2)集成和測試應用程序;3)咨詢費。
4、遷移后需支付的費用:云遷移完成后,除了企業(yè)在第二中計算出每個月的基礎設施成本,企業(yè)還應該考慮維護和改進新的云環(huán)境所需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其中很多在初始遷移完成后就會被要求支付。CIO需要預測諸如繼續(xù)集成和測試應用程序、培訓、勞動力、安全性和合規(guī)、管理等其他成本,以確定準確的遷移后的預算。
四、將數據成功遷移到云端的關鍵點
很多企業(yè)低估了遷移數據需要的工作,也低估了之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常常會失敗很多次。如果不想重蹈覆轍,可以參考下面幾個要點。
首先,要盡早意識到數據量的大小,弄清楚工作負載的優(yōu)先級。根據工作負載和數據集與可用的云平臺模擬的匹配性來選擇要遷移的工作負載和數據集。這限制了代碼重構、敏捷值排名、安全性和其它屬性的需求。遷移的優(yōu)先級往往是后見之明。這意味著你沒有考慮到遷移失敗的風險。如果數據是TB或PB級別,不可能輕易地將他們轉移到云端。需要在云端做好數據傳輸的初始化工作,這需要和云服務提供商配合。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盡早做計劃。
其次,不要非得用和原來一樣的數據庫。事實上,這恰好是一個換新數據庫的好時機,要考慮到應用連接到數據庫、數據庫的管理和操作等問題。數據遷移意味著其帶來的諸多改變。
然后,獲得足夠的遷移資金。在IT領域做任何事都少不了現金——而且要很多現金。雖然這似乎是一個不費腦子的事情,但是因資金不足而遭到慘敗的遷移項目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再次,遷移前的組織轉型計劃。需要根據云計算的使用來規(guī)劃組織變革。為每個現有角色或新角色定義身份、本質和時間。組織轉型計劃的最大價值在于向IT中的每個人傳達將要發(fā)生的變革,發(fā)生變革的原因以及時間。組織變革始終是一個敏感話題,必須在云遷移開始之前進行規(guī)劃,否則遷移會更加混亂。
最后,安全和穩(wěn)定對所有系統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需要保證使用云端資源之后保持系統的安全和穩(wěn)定,對大多數遷移來說,這都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這并不是說,要完全復制原來的那套權限系統,應該利用好合并,對其加強。
總之就是,盡早判斷好數據量,找到最適合你的數據庫,把握好機會,盡早做詳細的計劃。
上一篇 云計算對未來產業(yè)結構的影響是什么 下一篇 制造業(yè)“上云”難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