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敬漢卿名字被搶注商標和域名 網紅時代如何躲過商標域名流氓
近日,B站網紅大胃王敬漢卿被告知其本名“敬漢卿”已被一公司注冊為商標,他無法再使用此名字作為平臺賬號名稱。據工商注冊信息,商標權人“鏡湖區(qū)知橋電子產品銷售部”,是一家成立不到兩年的個體工商戶。起成立后陸陸續(xù)續(xù)申請了 100 多個基本不重樣的商標?!熬礉h卿”商標注冊后不到半年,商標權人就向UP主發(fā)出了侵權警告。
同時,我們通過查詢whois信息,發(fā)現(xiàn)敬漢卿的全拼“jinghanqing”,已被注冊.cn、.com、.vip、.com.cn、.cc等域名后綴。其中,.com域名在2017年注冊,注冊人信息已做隱私保護,無法查詢到;.cn域名則是在2019年7月5日被注冊,注冊人非敬漢卿本人;.vip、.com.cn、.cc三個域名,均是2019年8月5日注冊,疑似此次“網紅敬漢卿名字被搶注商標”事件走紅后,被人搶注。
我們都知道域名和商標,都是企業(yè)或個人重要的無形資產,雖說現(xiàn)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域名作為企業(yè)的門牌號對于建設品牌門戶還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jinghanqing相關域名被搶注也勢必會對敬漢卿產生一定的影響。(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名標)
如今,搶注域名和商標的魔爪已伸向網紅產業(yè)鏈。因為維權成本高、周期長,而選擇破財消災,而這樣大張旗鼓公開維權的,敬漢卿是第一個,此態(tài)度也得到了眾多網友支持。類似這樣的“商標流氓”公司、“域名流氓”企業(yè)或個人在市面上并不少見,他們見縫插針,注冊大量自媒體賬號商標,然后向博主本人發(fā)出警告函,并從賬號商標中獲得商業(yè)收益,甚至狠“敲”一筆。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手工耿」、「美食作家王剛」、「機智的黨妹」、「假美食PO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等知名賬號商標皆已被“搶注”,或處于正在被“搶注”的審核進程中。
一時間,人人自危。各大博主留言中擠滿了粉絲焦急的擔憂:“千萬注意商標??!”“快去查查有沒有被惡意注冊!”
不過有部分域名,雖然不是博主、明星本人注冊,但卻是粉絲注冊,比如當前非?;鸨牟绦炖?,其名字全拼“caixukun”,各大熱門域名后綴均被注冊。其中.com對應的是蔡徐坤的全球粉絲網。
那么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名字或賬號被搶注商標、域名,該怎么處理?
惡意搶注概念
“惡意搶注”指的是:以獲利等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在該領域或相關領域中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域名或商號等權利的行為?!皭阂鈸屪ⅰ倍喟l(fā)生在以“申請在先”為授權原則、能帶來一定經濟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權利領域,故多發(fā)生于商標、域名及商號。
惡意搶注商標
關于“惡意搶注商標”,《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因此,“惡意搶注”就是申請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注冊的行為。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表示,按照國務院《關于依法公開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國家工商總局將在2014年年6月起全面公開相關信息,包括違法的主體、違法情況、處罰款項等。
此外,劉俊臣表示,很多商標注冊是通過代理機構來做,中間有很多違法的情況,如惡意搶注、傍名牌等。針對有人惡意搶注和將他人商標用于企業(yè)字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新商標法明確禁止,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主任何訓班介紹,將設立黑名單制度,多次惡意搶注者,將列入黑名單進行懲戒。
惡意搶注域名
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行為人注冊、使用域名行為構成侵權或不正當競爭的4個條件:一是原告請求保護的民事權益合法有效。二是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構成對原告馳名商標的復制、模仿、翻譯或音譯;或者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三是被告無注冊、使用的正當理由。四是被告具有惡意。
針對網絡域名糾紛發(fā)生的實際情況,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列舉了4種最為常見的惡意情形:一是為商業(yè)的目的將他人馳名商標注冊為域名的;二是為商業(yè)目的注冊、使用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與原告提供的產品、服務或者原告網站的混淆,誤導網絡用戶訪問其網站或其他在線站點的;三是曾要約高價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這個域名獲取不正當利益的;四是注冊域名后自己不使用也未準備使用,而有意阻止權利人注冊這個域名的。只要涉及其中一種情形,法院就可以認定被告主觀上具有惡意。
根據這項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法院認定域名注冊、使用等行為構成侵權或不正當競爭的,可以判令被告停止侵權、注銷域名,或者依原告的請求判令由原告注冊使用這個域名;給權利人造成實際損害的,可以判令被告賠償損失。
總結
針對此次敬漢卿名字被搶注商標事件,律師認為,商標權人這種用名人的姓名、筆名搶注商標,借助名人的效應來獲取權益的行為,在法律上稱之為“攀附”。這種行為不僅有違誠實信用原則,而且損害了知名人士特定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公序良俗。另外,律師還指出,這種囤積商標的行為損害了商標注冊秩序,不受到法律的保護。
律師建議,敬漢卿應盡快給各大平臺發(fā)函,告知其姓名權遭到惡意搶注,并已在積極維權的情況,來爭取被惡意搶注的商標被宣告無效,保證其在各大平臺的賬號不被銷號。
在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名字或賬號被他人或企業(yè)惡意搶注成商標、域名后,應及時聯(lián)系法律人士,收集相應證據,積極維權,保障自身利益。
|